美国财政部正在提出将数字身份验证直接嵌入到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智能合约中的想法——此举可能会从根本上重塑无需许可的协议的运作方式。
该提案是美国财政部根据《指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法案)进行公众咨询的一部分,该法案已于7月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案旨在为稳定币发行人设定安全护栏,同时要求监管机构探索如何利用**合规工具——API、人工智能、区块链监控和数字身份——来遏制加密货币市场的非法融资。
美国财政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一项建议颇为激进:将“了解你的客户”(KYC) 和“反洗钱”(AML) 检查机制融入 DeFi 代码的底层。实际上,这可能意味着智能合约在执行交易之前,会验证用户的数字凭证(可能与政府身份证、生物识别扫描或便携式数字钱包绑定)是否符合监管标准。
这种“设计合规”方法将自动化身份检查,可能使得匿名使用 DeFi 协议变得不可能,同时减少中介机构运行手动 KYC 流程的需要。

美国财政部正在提出将数字身份验证直接嵌入到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智能合约中的想法——此举可能会从根本上重塑无需许可的协议的运作方式。
美国财政部认为,数字身份系统可以让用户证明自己符合要求,而无需披露过多的数据,从而降低合规成本,并实际上增强隐私保护。与此同时,监管机构承认,该模式引发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从保护敏感数据到维护区块链系统的开放性和无需许可的特性。
该机构指出:“欢迎就任何与财政部工作相关的事项提出意见。”并强调,希望在制定具体规则之前获得行业反馈。此次磋商将持续到2025年10月17日,之后财政部将向国会提交建议,并可能起草新的法规。
此次咨询活动正值银行业大力游说之际。上周,以银行政策研究所(BPI)为首的美国重量级银行集团警告国会,《GENIUS法案》的漏洞可能使稳定币发行人能够通过关联公司悄悄地提供收益产品。该组织声称,这种情况可能会从传统银行转移高达6.6万亿美元的存款,从而破坏信贷市场的稳定。
对于 DeFi 来说,硬编码身份认证的前景堪称岔路。一方面,监管机构将数字身份认证视为在资金转移前就遏制洗钱、恐怖主义融资和逃避制裁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批评人士认为,将 KYC 嵌入智能合约可能会扼杀 DeFi 的革命性特质——开放性、匿名性和抗审查性。
《GENIUS 法案》是否会引领更安全、更主流的 DeFi 发展,还是会以严格的合规要求扼杀创新,可能取决于财政部如何平衡其双重使命:金融安全和技术自由。
文章标题:美国财政部考虑在 DeFi 智能合约中使用数字身份,以遏制非法金融
文章链接:https://www.btchangqing.cn/682112.html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