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数字货币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社会经济现实,尤其是数字法定货币,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本文从概念、理论、政策和实践四个方面对数字货币进行了分析,认为数字货币给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带来的现实挑战和理论冲击将更加迫切,这就需要更加深入、成熟的理论思考和更加充分、积极的策略。
1、 数字货币是否构成银行存款?
银行货币从商业银行转换为数字货币后,这部分数字货币是否仍构成银行存款?这部分数字货币是现金的财产。在任何时间点,它只有一个支撑。这意味着这部分数字货币不构成银行存款,也不在货币创造的层次结构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行认为数字货币是流通中现金(M0)的替代品。具体而言,这部分数字货币仅为法律持有人所有,不包括在银行存款或金融银行资产中。它的出现意味着同一数额的银行货币被减少或从流通系统中提取,即返还给中央银行,即数字货币的发行者。
2、 利率和货币总量:
首先,数字货币不产生兴趣,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原因很简单。没有金钱所有权的转移,也就是说没有他人使用金钱,就没有利息。坦率地说,数字货币持有者无法支付自己的利息。即便如此,利益的来源还是无法解决。然后,作为数字货币发行人,央行可以贴息发行,贴息包含在发行成本中,比如数字人民币的红包发行。但是,发行成本是一次性支出,不是按时间单位连续支出。因此,如果对数字法定货币进行利息安排,谁是利息支付的主体?付息的会计基础是什么?如何制定标准?不能按照商业银行的付息安排办理,也不能单独设立。而且,即使进行了付息安排,付息也意味着增加了数字法定货币的增量利息问题。也就是说,除了发行固定数量的数字法定货币外,还必须增加一部分发行量用于分红安排。因此,对于可转债发行,利息总额将在24小时内进行连续双向调整,并进行后续套现和套现,如分红安排等。利率规则的复杂性将超过商业银行的复杂性,将有两套利率规则:数字货币和银行货币。这应该而且必须避免。
数字货币的发行和运行,标志着零息资本的增加及其在货币体系中的运用。毫无疑问,这将降低整个货币体系的资金成本,减轻央行利率政策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数字货币账户的活动按比例收取一定费用等政策安排会增加数字货币的持有或交易成本,从而导致所谓的“负利率”,从而为货币当局提供货币调整的新途径更有效的政策工具。
第二,数字货币的增长意味着银行货币的相应减少。
数字货币的发行和运营是指家庭、企业和政府开设数字货币账户,拥有数字货币。与银行货币相比,数字法定货币具有一定的优势,即一定数量的银行货币将被转换为数字法定货币。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这意味着银行存款相应减少。届时,银行机构的息差将相应降低。具体来说,银行存款减少是否意味着贷款减少?是贷款衍生存款还是存款衍生贷款?理论上,仍有不同意见。
另一方面,与银行现金不同的是,它总是在一定时间内回流到银行机构,数字货币不一定或不必要;数字货币24小时无缝运行,没有银行营业时间和节假日。因此,会计期间的安排与银行货币的安排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应对数字化对微观财务会计过程的冲击是一个大问题。在税收过程、审计、审计的安排上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3、 货币政策能否全时、实时、有效,直接覆盖数字货币的实际运行?
数字货币对企业事业单位财务过程的数字化所带来的资金规模、流量和流量的扰动,会出现哪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事情需要全面深入地观察、分析、研究和判断,并积极加以处理。
货币的数字化意味着中央银行的数字化。中央银行将控制银行的本币、数字货币和外汇。现行货币政策只涉及银行货币,不涉及数字货币。如果干预银行货币与数字货币的兑换窗口,间接控制银行货币的总规模、流动速度和流向,不仅会造成相当大的政策滞后,还会产生一系列盲点或盲区。因为数字货币的流通是全天候的,不遵循银行现有的会计期间设置或会计流程。如果以数字法定货币支付利息,货币政策体系将被肢解,出现两套利率政策体系。如果数字法定货币保持零利率,货币政策将保持单一性,但仍需及时调整,以适应货币总量结构性数字化的冲击和影响。
这说明,数字货币的发行和运行必须推动中央银行的数字化,建立货币政策体系的数字化转。
文章标题:数字法定货币的运行需要什么样的货币政策?
文章链接:https://www.btchangqing.cn/217254.html
更新时间:2021年03月24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