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元宇宙VR是否还能赶上“元宇宙”这艘飞船?

VR是否还能赶上“元宇宙”这艘飞船?

元宇宙的风口不会来得这么早或走得这么快。为了避免重蹈2016年虚拟现实泡沫的覆辙,制造商不必急于在短期内迎头赶上。

1 步入元宇宙时代,VR/AR能不能 迎来又一个”元年”?

2021年Yuancomos的爆发对VR/AR行业来说就像是一记强心针。

七年前,Facebook投资20亿美元收购了广受欢迎的炸鸡oculus;同年,大量初创企业纷纷告诉雷锋,虚拟现实的第一年已经到来。

回顾今天,前者是“小马兄弟”玩的一个大游戏:扎克伯格今年夏天一再表示,Facebook将在未来转为一家元宇宙公司,股价也已升至一个小高峰。

这些初创企业中的大多数都变成了炮灰,正在成为独角兽。

幸运的是,许多年后,企业家和工程师仍然存在。

上了数亿节课后,他们一度成了虚拟现实恐惧症。这一次,他们对元宇宙非常有信心,并认为它很可能成为VR/AR行业变化速度十倍的关键节点。

如果这一变化点出现,现有制造商只有两种选择:战略变化或直接退出。

中国VR/AR产业的现状如何?有泡沫吗?什么时候才能将许多通向现实的概念真正推向市场?在讨论VR/AR和metauniverse的结合之前,必须先讨论这些问题。

行业泡沫有多大?

据知美研究院研究,2020年中国VR/AR市场规模将达到约6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也可保持在47.1%。

此外,由于5g“大宽带+低延迟+大连接”的技术赋能,VR和AR设备的算力需求将进一步降低,从而降低成本、设备体积和重量。

云AR和云VR的实现不再只是科幻小说中的一瞥,而是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我们眼前的一个“小目标”。

然而,一位在虚拟现实行业上市公司工作的高管告诉雷锋,该研究所发布的数据不可信:“如果实际情况与研究报告一致,17年后每个人都会发财。”

他认为与其问这个行业是否存在泡沫,不如问这个行业的泡沫有多大。企业里有很多空谈者,但真正赚钱这么长时间的却很少,整个行业都很不健康:“从外部看,虚拟现实似乎是一个高科技产业。事实上,该行业甚至想要禁止工资。”

除了不成熟的“反光环”技术和市场培训的关键成果外,芯片短缺也是主要硬件制造商不得不面对的“痛苦”。据该高管观察,传统中央媒体仍在积极关注2020年前VR视频产业带来的新机遇,但在疫情爆发后,他们的热情似乎已经熄灭。

“这个行业越糟糕,就越需要打包,”他说你不能让每个人都看到。你不能让每个人都看到你这么痛苦。”

为什么VR在C端很弱?

为什么近年来VR技术在市场上有很大的期望?也许是因为虚拟现实的商业模式存在潜在的问题。中欧商学院副教授张宇曾在一堂课上对此做过战略分析:“虚拟现实商业模式的一个大问题是客户的支付意愿不高。”

张宇尖锐地指出,虚拟现实并不能为客户的消费场景提供不可替代的解决方案,对于之前广泛使用的VR看房,“当使用VR玩游戏时,玩家不会因为VR给游戏充电,因为玩家是为了在线游戏的社交体验充电”,即使用户拥有良好的房屋查看体验,也不能忽略到现场查看房屋的步骤。

在用户付费意愿没有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虚拟现实开发成本非常高。明显不平衡的投资回报率是C端VR行业面临的主要瓶颈。元宇宙的概念为这个行业打开了C端的想象空间。

B端VR/Ar:“救命稻草”还是“商业欺诈”?

今年5月,arpara向外界宣布了其自主研发的VR头部显示设备。

这款设备以200g和5K高清分辨率的轻质机身为重点,也赢得了媒体的好评。虽然价格不低(分片头显示器的单价为599美元),但他们对国内VR市场仍然充满信心。arpara中国市场负责人Swallow认为,在国内C端增长疲软的情况下,b端市场前景良好,销售业绩令人满意。

b端的主动布局似乎已经成为各大VR/AR厂商的共识。AR平台制造商凉风台联合创始人唐荣兴也告诉雷锋,企业用户是凉风台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市场。两丰泰还与海尔、宝钢集团、上汽通用、三一重工等知名企业合作,通过ar眼镜人脸识别、培训指导、远程合作等功能,为企业赋能。

然而,业内人士对b端业务有不同的看法。一位从事VR行业设计的设计师直接告诉雷锋:“其实,国内b端市场只是一些商业骗局,只是在耍花招。”

由于技术和宣传的声音往往掌握在大公司手中,公众对虚拟现实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很大偏差。这位设计师告诉雷锋:“许多商家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用一些全景视频、360度图片和体验差的3D游戏欺骗普通消费者。制造商的所谓b端销售实际上对整个VR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2 元宇宙的盘子很大,VR/AR 厂商接得住吗?

拥抱元宇宙说起来很简单,但在实践中,它对企业自身的条件和硬实力有很大的要求。

如果没有音量,metauniverse对制造商来说只是一句空话

“除了行业泡沫,我认为人民币宇宙基本上是一个人人都在炒作的概念,”北京意大利科技公司副首席执行官刘斌表示,“没有人支持Facebook这样的大平台。“元宇宙”只不过是与任何制造商的对话。

当被问及易经是否有任何计划来制定元宇宙计划时,刘斌说:“我认为元宇宙之火不一定要发生。创业最重要的是节奏。这件事不能早做也不能晚做。我见过很多创业项目,其中一些项目仍然很大。但我看到他从一座高楼上爬起来,盛宴款待他的客人,看到他的大楼倒塌。”

创业真的不是时间问题,特别是对于具有上市背景的易经公司而言。当许多人谈论“元宇宙”的出路时,他们忽略了自己公司的规模,“因为我们有上市背景,我们的公司战略更实际。”。对于元宇宙,我们看得很远。我们专注于未来五到十年。”刘斌说。

“软硬兼备”的企业战略是否可行?

“从各个方面制造硬件确实很困难。有时,它让我感到超乎想象,并摧毁了我。在平台上,我们在软件平台的开发上投入了大量精力,而硬件主要是顺应产业链的变化”两丰台联合创始人唐荣兴告诉雷锋旺,与硬件开发相比,软件开发所涉及的成本明显更小,开发的可操作性和技术瓶颈的突破性较好;此外,硬件开发和大规模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中的其他制造商。

通过这种方式,硬件制造商“双管齐下”布局软件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个过程中,面对一个大“蛋糕”,很多厂商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从一个小地方开始,深入培育一个细分领域,这样当出风口来的时候,他们可以站在腰部的位置。

Arpara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初创公司,于2021年3月成立,其发展势头是“我想要一切”。

在5月的新闻发布会上,除了硬件头部显示产品外,arpara还披露了其自主开发的元宇宙虚拟SandBox产品“arparaland”。arpara中国市场负责人Yan Zi告诉雷锋,1.0版预计将于今年9月至10月发布,该版本将支持玩家捏脸并携带“20多个官方场景,每个场景都有一个小脚本供玩家体验”,“剧本”的内容还包括射击、解谜、对抗等多种元素。

Swallow自信地向雷锋透露,arparaland将在3到5年内形成一个自营用户社区。

如果这样一个庞大的元宇宙平台想要满足当前市场中玩家日益增长的需求,它将面临场景构建、游戏系统、材料丰富性、服务器稳定性和流畅性的巨大考验。

在公司内部,更大的研发精力和成本也集中在软件研发上。据说arpara的软件开发团队比其硬件开发团队大得多。

对于像arpara这样的初创公司来说,这种“双手”企业战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swallow也承认这一点。

然而,这不仅是商业部门的扩张,“软硬兼备”和“软硬结合”也给制造商带来了独特的竞争力。

拥有五金产品已成为具有一定信誉和实力的厂家的代表。一些企业用户“只有在看到硬件时才会感到安全”。在销售硬件服务时提供软件支持可以使制造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端到端产品需求。

唐荣兴介绍了雷锋对凉风台的亲身体验:“我们的一位大客户与我们交谈。他们从另一家公司购买了ar眼镜,但他们发现它毫无用处,因为没有匹配的软件,移植成本非常高。选择我们的原因是我们的产品可以使用,软件可以自然地与我们现有的系统连接“这种一站式服务的商业模式自然可以为制造商赢得更多的忠诚用户。

但是,也应该考虑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制造商是应该“专注于打歼灭战”,还是应该采取两种攻击方式?当然,这也应参考制造商自身的实力。作为国内ar车展的先行者,凉风台自然有信心在经过9年的探索和10轮融资后,开辟新战场。对于初创企业来说,“三心二意”的创业精神显然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绿洲虚拟现实(oasis VR)创始人尹桑(音译)开玩笑说:“如果你想在学会走路之前带着翅膀飞行,那么一定会发生一些事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尹桑(音译)开玩笑说。

未来消费者应收账款

Ar必须走很长的路才能真正拥抱元宇宙。目前,市场上没有可广泛推广的ar产品,也没有成熟的C端市场。尹桑告诉雷锋:“无论是从用户数量、全球用户数量、应用内容生态、基础设施和硬件销售水平来看,都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

由于成本和软件适应性的原因,现有ar产品大多无法实现,因此只能用于工业生产、研发等专业场景。例如,Microsoft的Microsoft hololens2仅面向企业用户,不销售给个人消费者;如果您想购买凉风台特色AR眼镜hiar G200,需要填写登记表,等待商家联系;在rokid官方网站上,rokid玻璃的应用场景被描述为“温度测量、工业、物流、展厅”等,而生活场景相对缺失。

然而,巧合的是,在雷锋采访rokid和著名ar头显示器制造商梁凤台时,这两家制造商都向雷锋透露,他们正在准备自己的消费品。

Rokid透露,其自主研发的消费级ar头部显示器Rokid air预计将于今年9月23日左右在丛林在线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价格也将低于3000元。Rokid air预计重量仅为85克,配备120英寸屏幕,视场角为43º,支持语音交互和移动终端互连。

凉风台联合创始人唐荣兴也告诉雷锋,凉风台的消费品正在开发中,但要正式发布还需要一段时间。

虽然现在谈论AR的元宇宙梦想还为时过早,但似乎业界至少已经看到了曙光。

3 VR/AR距离元宇宙 还有几座大山?

科技行业有句名言:“我们总是高估技术的短期影响,而低估其长期影响。”IBM创始人托马斯·沃森(Thomas Watson)曾估计“世界上只需要五台计算机”。当移动电话在20年前首次流行时,我们从未想到今天使用的移动电话数量会超过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很多人认为,昨天计算机行业和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就是今天的VR/AR。

VR/ar离元宇宙有多远?该行业要多久才能生产出像iPhone这样受欢迎的消费品?现在很难下结论。然而,在与许多从业者沟通后,雷锋认为,在制造商面前至少有三座山必须跨越。

阈值和用户

现有VR/AR设备为用户设置的阈值仍然过高。京东上的HTC vive cosmos官方标准版价格接近6000元;Facebook生产的Oculus quest2可以便宜得多,但它需要使用路由器“科学互联网”;歌德声学公司和oculus公司生产的Pico neo3的价格也接近3000元。对于一个普通的“坑”玩家来说,这不是小数点。

同时,如果你用电脑来驱动VR头显示器,它对电脑的性能也有很高的要求。arpara的发言人说,对于arpara最新发布的VR拆分器(即只能使用计算机驱动程序),网络上的一些声音表明,NVIDIA当前的高配置图形卡gtx3060驱动程序存在掉帧和干扰现象“如果我们内部测试,gtx2080可以”。但即使是gtx2080也不是普通电脑玩家的入门级产品。再加上数千元的头部展示,这足以让许多潜在买家望而却步。

一位从业者告诉雷锋:“现在国内的虚拟现实只是一些爱好者的聚会。虽然我做虚拟现实已经好几年了,但事实上,我的朋友很少真正玩过虚拟现实。购买虚拟现实设备并能进行交流的人越来越少”

除了“进站”价格的门槛外,用户的使用习惯也为VR推广设置了不小的障碍。显然,用户的使用习惯更倾向于手机。虚拟现实在用户使用时间上很难与手机竞争。

绿洲VR在推出之初也专注于基于VR设备的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游戏逐渐适应PC和移动终端。创始人尹桑解释说:“首先,一开始,我们预计VR(获取用户)会更快。事实上,它并没有那么快。我们非常客观地认识到这个判断的错误。其次,我们之前判断移动终端上没有元宇宙,没有虚拟世界的体验和可能性。但在2020年,由于疫情,我们在移动端发现了大量产品。在流行之前,我非常排斥移动终端。然而,在2020年,我们确实做了一些反思,因此我们在20年底做了一个(移动终端)演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注册人数达到了100万,进入了全球60多个国家的前50名。我们在今年6月发布了官方版本。它已经运行了一个多月,现在有200000个DAU(每日活跃用户)。用户使用它的时间很长,每天大约105到110分钟,因此我们认为它仍然很有前景。”

元宇宙的本质实际上是用户的生态。如果用户数量达不到一定水平,那么所谓的社区和“鬼城”就没有区别。尹桑判断:“我也知道中国的虚拟现实公司不能同时拥有超过100名在线玩家。我会告诉你真相的。如果你有那么多人同时在线,你就没有生态”

如何让用户跨越经济和使用习惯的门槛,真正拥抱新的观看和交互模式,是VR/AR需要跨越的第一个难题。

网络与技术

与改变用户习惯相比,VR/Ar遇到的技术问题甚至“微不足道”。尹桑认为,现阶段谈论虚拟现实的技术难点意义不大,因为“只要你有时间和金钱,每个人都可以解决”。

具体而言,技术的“硬门槛”也是制造商必须关注的部分。在虚拟现实运营商工作的小王说:“首先是网络,因为5g应用还不太成熟。如果这个网络跟不上,所有的想象都还停留在纸上。”

她认为,虽然国家大力推动5g网络的发展对VR行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5g数据传输和云计算都还在赚钱的过程中。完全实现云计算支持的虚拟现实元宇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除了网络,交互设计是虚拟现实面临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半条命:alyx》于去年推出,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近年来最具革命性的虚拟现实游戏。在游戏开发中,仅仅一个“开门”动作就给开发者带来了不小的问题。

由于缺乏真实的触觉反馈,当玩家控制游戏角色握住门把手时,直觉无法触发开门的“直觉”动作。在早期测试中,许多测试人员无法成功打开一扇门。经过不断的迭代和测试,开发人员最终选择了一个迭代方案。当玩家握住车门把手时,车门将自动打开。

将现实世界中的“直观”交互移植到元宇宙的虚拟世界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UGC模式下的创新授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UGC(用户制作的内容)模式是元宇宙的核心,因为它可以通过自我运作为社区不断地制作资源和内容。UGC是确保元宇宙产品作为一个庞大社区的活力和新鲜度的必要条件。它将用户自身转化为生产者,并将互联网产品的单向输出转化为“制造商”→ 用户”转化为网络通信的“用户”。

因此,对于制造商来说,如何帮助用户创造是平台运营的“重中之重”。一位曾经在虚拟现实内容领域工作过的员工告诉雷锋:“目前,支持创作者的主要方式是项目孵化和渠道分销,但缺乏创新授权。”

在传统的UGC社区中,文本创作更受创作者的青睐,因为其门槛较低,其次是图形创作。然而,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三维模的创建不仅要求创造者掌握绘制地图所用的平面技能,还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建模技能(以及能够驱动建模软件的设备)。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问题。

箭鱼科技专注于Mr全景博物馆的制作,目前正在为VR/AR开发者开发一款移动应用程序,旨在帮助开发者“快速轻松地创建交互式3D显示”。根据宣传资料,该软件将连接PC、移动和VR/AR终端,“可广泛应用于学习、商业、工业设计等场景”。如果能够实施,这无疑是增强VR/AR创作者能力的积极尝试。

绿洲虚拟现实的创始人尹桑持有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元宇宙中的用户创造不需要激励:“我们不谈论激励和支持,也不谈论UGC和创作者。也就是说,你在群聊中发送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你的观点。你可以发送一个朋友圈来分享你旅行的照片,或者与朋友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你不会在UGC中定义自己,对吧?你不会将自己定义为创造者,也不需要平台的任何激励。我们所做的就是这样一个社交网络。你的幸福来自这些行为本身”

4是元宇宙更需要VR/AR,还是VR/AR更需要元宇宙?

VR/AR和元宇宙,谁救了谁?metauniverse是否更需要VR/AR带来的视觉和交互创新,或者VR/AR行业是否更需要metauniverse的新概念来为其商业推广创造另一个动力?

出风口需要时间才能到达,所以要警惕盲目追高

至少就目前而言,VR/AR在现阶段不是元宇宙的必要选项。无论是roblox还是oasis VR,VR/AR都不是其产品的唯一入口。

如前所述,C端VR/AR性能差,也使得软件开发者无法将所有鸡蛋放在这个不稳定的“篮子”中,在PC和移动端一个接一个地寻求进步。

VR/AR制造商似乎仍然坚持在泡沫破裂后的漫长冬季。一位虚拟现实实践者告诉雷锋,她认为如果没有“杀手级”产品,打破虚拟现实的循环将更加困难。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中小制造商和一些初创企业只坚持“元宇宙”的大概念,不寻求在实际主营业务上的突破,就无法实现真正的突破。即使我们能在短期内得到资本的青睐,我们赚来的快钱最终也必须返回市场。真正的长期战略是先做好、扩大和加强主营业务。

元宇宙的风口不会来得这么早或走得这么快。为了避免重蹈2016年虚拟现实泡沫的覆辙,制造商不必急于在短期内迎头赶上。

放下“先到先得”的焦虑

如果你放弃第一次机会,第一批进入者会形成垄断吗?不总是这样。

尹桑认为我们还得看很久。”如果你认为这是一场三年内的战争,第一批进入者将形成垄断,”他说。然而,如果元宇宙被视为未来数字世界的生产力,即使是5到10年,我认为这些东西可能并不重要。这个行业的分工永远不会由一个人来完成。”

特别是当一个新的领域刚刚出现,每个人都感到有必要过河时,如果方向不正确,你越努力,你可能离终点越远。他还举了byte beat崛起的例子:“我在2012年开始创业,那一年,我们还不为人所知,市场上没有拼多多和byte beat。当每个人都认为蝙蝠很大而且不会掉下来的时候,你们会发现很多葵福、快手和字节都出来了。第一个参赛者必须有优势。但这并不可怕“

制造商可以尝试小规模的超宇宙实验

从短期来看,VR/Ar+元宇宙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这不容易扩展。你可以先试试小规模的虚拟社交网络。在虚拟现实运营商工作的小王对雷锋说:“例如,虚拟现实在线会议,例如,有一些活动,比如UFC,场地小,适合大家观看。这种东西也适用于虚拟现实。”

做好小规模虚拟现实社交网络实际上是虚拟现实元宇宙生态和平台设计的一个实验。北京怡景科技有限公司的刘斌说:“一流的企业实际上做标准,三流的企业做产品。搞好生态建设就等于建立整个社会。只有建立这种生态,才能在这种生态下建立底部。”

虽然消费类产品仍在开发中,但企业VR/AR产品在平台建设方面也可以做一些尝试。良丰泰联合创始人唐荣兴认为,AR的产业平台应用可以为AR未来进入元宇宙轨道提供经验:“我们一直在搭建AR平台。通过开放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我们正在构建一个称为“工作空间”的小“诗句”,以连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元宇宙应该一步一步来,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一个大的转折点。”

温馨提示:

文章标题:VR是否还能赶上“元宇宙”这艘飞船?

文章链接:https://www.btchangqing.cn/317706.html

更新时间:2021年10月30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VR是否还能赶上“元宇宙”这艘飞船?
区块链数字货币行情

于集鑫:比特币上行无力盘整延续 以太坊多头反攻能否续刷新高?

2021-9-5 7:20:13

区块链

观察|美国SEC再度调查Uniswap Labs

2021-9-5 7:37:1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