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在新冠疫情的笼罩下,开启了2020年。相较于SARS,本次病毒传染力更强,同时受到信息传播更加便捷透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多的参与甚至是部分主导国际经济事务等因素影响,本次疫情的影响力势必影响巨大。
作为区块链精品投行,链兴资本参考并摘取了《世界各方对中国疫情的反应、影响及展望》(任泽平 泽平宏观),《硬核:用区块链技术改进国家级传染病监测预警网络》(乌士儿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两篇文章的研究,同时加入了一些链兴对于本次新疫情的影响的见解及对区块链应用机会的一些分析。
本文对此次疫情的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进行说明,认为区块链作为下一代的新兴技术,在疫情监控、物资调配、资金周转方面都拥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可以为社会整体资源调配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截至2020年2月3日18时,新冠状病毒肺炎全国共计确诊 17336人,疑似病例 21558人,治愈人数519人,死亡人数 362人。
本次疫情可能带来的影响
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此前后各国也在商讨实施了各种方案,从禁航到限入不一而足,更有一些国家已开始组织撤侨。
随着中国国力增强、逐渐跻身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的核心区,新冠病毒也成为全球化时代第一次从世界体系中心向边缘国家和地区发散开来的全球性疫情,其地缘政治影响力有可能远远超乎预期。
对国内的影响依据严重程度,可做三方面的猜想:
-
情景一:防控及时得力,疫情持续时间较短,疫情高峰出现在2月中旬,3-4月结束,WHO解除PHEIC认定。对贸易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服务贸易方面,各国家和地区加快撤侨、缩减航班、加强中国游客入境审查、限制签证和限制旅行等;对经济的冲击也主要局限在一季度,四个季度的GDP增速预计为4%、6%、5.8%和5.6%,全年在5.4%。
-
情景二:由于春节复工人口流动、气温较低利于病毒传播以及防控不得力,疫情可能延续至二季度,最终各方面努力下并在气温升高的帮助下于6月左右结束,WHO维持PHEIC判断至6月。对贸易的冲击将更加明显,如中断中国人员流动、限制外籍人员来华旅游等。对经济的冲击持续两个季度,四个季度GDP增速预计分别为4%、5%、6%和5.8%,全年GDP增速为5.2%。
-
情景三:考虑到病毒的前期潜伏期较长、传染性较强以及未来变异的可能性、复工以后再次扩散和传播、防控上可能的疏漏,疫情持续时间可能会超出预期,WHO或将“湖北”定义为受染地区(俗称“疫区”),并提出更为严格的建议措施。若湖北省被定义为“疫区”,国外将对来自疫区的商品提高准入门槛或直接禁止进入,虽然湖北省出口份额占全国比重有限,但对湖北认定为疫区导致各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接受程度更低、手续更复杂、运输成本更高,且对部分行业和资本市场影响较大。
本次新冠病毒疫情VS非典疫情
-
非典时期中国出口贸易受影响相对有限,出口同比并未出现明显下滑态势,在2003年4月有所下滑,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刚加入WTO,面临全球广阔的市场需求叠加中国低廉的商品价格。
-
从行业看,武汉汇集了一些高科技制造业,包括光缆、空调、显示器、汽配、医药等,这些行业以及其相关产业链的贸易可能会由此受到进一步的影响。从资本市场看,疫情将从盈利和风险偏好共同打压股市,股市的波动性将加大。2003年4月疫情明显加重、4月16日国内多地区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疫区,市场情绪急转直下。4月15日起恐慌情绪快速扩散,股市大幅下跌,4月15-4月25日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分别累计下跌8.8%和8.5%。
从历史经验和当前进展来看,第一种情景目前概率较大,主要是基于此次疫情防控的及时性和力度明显强于2003年非典时期,但是也要做好第二、三种情景的准备,做好疫情恶化、形势更严峻和持续时间更长的准备。
疫情上报系统现状及基于区块链思维的改进
毫无疑问,新冠状病毒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已经远远超过了 17 年前的非典。而且,更可怕的是,由于新冠状病毒存在一定的潜伏期,现在公开的数据远未到达其峰值,疫情何时才能结束还是个未知数。
那么面对疫情全面爆发前,有关部门为何没能及时预警且有效控制呢?
2019 年 12 月初,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而直到 1 月 20 日左右,多条关于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后,这一轮传染病爆发的舆情才真正开始发酵。期间有大概 1-2 个月左右的空窗期。质疑、问责声也因此而来。
通过研究现行疾控系统运行机制,包括:
“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NNDRS),公共卫生数据交换平台,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ICD-10诊断编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传染性非典肺炎(SARS),电子健康档案(EHR),电子病历(EMR),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其系统架构大体可以概括为:
上报流程大体可以概括为:
发现目前系统运行存在以下问题:
-
传染病报告卡其实是一种对已知的ICD-10诊断编码的判断结果,是对已知39种传染疾病的上报,而对于新传染疾病需要反复核实和确认,上报判断周期长。虽然报告卡中有疑似上报选项,但每个医生,每家医院和当地疾控中心的每次上报都承担着相应的个人和机构上报准确性的压力,在没有确定把握的情况下把疑似病例上报本身就是一种胆量。
-
传染病报告卡从发现到上报需要3级人工审批,上报是否成功,人为干扰因素太多。分别是:院内防保科医生审核,区、县疾控中心审核,市级疾控中心审核。虽然3级人工审核可以保障国家传染病上报的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是一种非常保险和稳妥的方式;但对于突发重大传染病的爆发监测来讲,这是一种重大缺陷。传染病一旦出现早期流行,来自当地政府的维稳,经济和民众压力都可能影响上报过程的顺畅。
-
国家传染病预警系统的预警模本质上是规则模,只能对已知疾病进行检测和预警。目前我国的传染病预警系统的预警模并不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条件模,而只是基于传染病报告卡的结果规则判断模。规则判断模必须是对已知传染病的判断和预警,所以对新重大传播的传染病基本没有作用。“目前我国预警模主要分为固定阀值法和时间模法两种,固定阀值法是对15种重大传染疾病设定出现次数阀值,超过阀值就预警的一种事件模;时间模法分为:移动百分位数法、累积和控制图法、聚集性疫情法,是对18种传染疾病的探测,其本质是增加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历史统计分析,对出现比例超过一定百分比的现象产生预警。”
-
国家传染病上报是逐级审核汇总上报,缺乏透明性,应对突发大规模传染病流行有缺陷。医院之间缺乏相同症状病人的数据对比,传染病报告卡只纵向上传,并没有横向信息共享,对于对其他医院的提示和预警只能靠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手段单一。
以上种种原因,概括起来,无非三点:1、审核周期长且人为干涉;2、数据不开放共享;3、完全中心化决策机制。
我们的疾控中心「硬件+软件」到了是时候该升级的时刻了。
首先,建立医疗联盟链(构建分布式中央系统)。通过收集到临床案例特征,根据相关专业知识,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比对,设定预警触发的阈值。例如:百公里以内的医院,10天内接诊的,肺炎病例超过30例;又或者针对某种肺炎(或病毒),衣原体等常规治疗无效。
其次,收集基础数据。在尊重各个医院的自主责任,保护患者隐私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诊断,提炼传染性疾病特征要素(如肺炎、冠状病毒等)。这些临床特征数据以脱敏的形式,100%上传到联盟链,避免遗漏。
最后,通过智能合约分析输出结果,并给予不同等级的风险提示。最终交由专家分析研判并给予进一步的工作指示。
这样做的好处是:
-
数据100%上传系统,无遗漏,保证时效性,避免漏报、瞒报
-
人为干预后置,先通过系统预警,再交由专家研判,避免基层承担责任,规避地区行政干预
-
最终虽然是由专家进行中心化“研判”,但是有了区块链的监督机制,专家不敢作恶,极大的提高了运行效率
最后,从国家安全以及社会稳定角度考虑,链上数据应当高度保密,只在疫情发生时选择性的交由第三方机构监督(如人大,媒体)
疫情发生后重点问题事件的区块链解决方案
【口罩风波】
口罩风波反映的是物资周转问题,可以从产、存、销、运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时值春节,产能运能不足;其次商家囤积居奇,谋取暴力;最后物资转运失效,大量支援物资账实不符,延误,甚至被私下变卖,更有人生产劣质口罩谋财害命。
其实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快递转运量,专业仓储和物流不应成为症结,只是“收件人”不应是“红会”而应是“医院”,而捐赠者又无法轻易获取并验证医院官方的收件信息。
而其他问题大体也都可以归结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以销售环节为例:百姓无法判断哪些口罩是“合格”口罩,政府无法监管口罩流向,所有信息在商家那个中心化的节点控制,并封装成为“黑箱”
基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和可溯源的特性,为相关信息赋能授信,在预包装商品领域,可以大大缓解以上问题:
-
医院可以在系统上线之初就公布“疫情物资收件信息”,那么捐赠者就可以有的放矢,不用担心物资被人冒领;
-
通过快递信息,海关或相关部门可以快速查询并确认“疫情物资”信息,开辟绿色通道,只要箱体和封口完好,就可以给予快速通关;
-
生产商可以上传标准的产品包装和使用信息,供消费者查询和比对,也可以上传分销记录,便于物资的溯源查询;
-
经销商可以上传进货和销售的批次、数量和金额,系统对于异常售价进行及时预警,提示市场监管部门进行问询或干预;
-
疫情发生时,配合区块链记录的生产和发货接收数据,生产厂商可以直接发货给医院甚至个人,随后再以这些发货记录为依据,获得医院采购经费,国家拨款补贴,或捐款配额。
当然,区块链技术也不是万能的,除了以上为信息的赋能,在信息采集时还需要其他先进技术的赋能,比如:
-
为了保证封口封箱完整,可以使用传感器+AI识别技术,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物资被掉包;
-
商家为个人利益,可能隐瞒部分销售数据,这样就势必造成一部分商品在终端消费者面前不可溯源(没有出库销售记录),市场监管部门就可以根据生产分销渠道或进货渠道进行排查和打击;
-
如果可以利用大数据系统,预测需求,动态调配产能和物资接收的医院,则可以顺利保证医院的物资使用,同时不造成库存和相关人员的二次压力。
【红会事件】
除了物资周转迟缓,红会被人诟病的另一个方向就是资金去向不清,善款使用率低。
一旦法定数字货币(DCEP)上线,将可以全链条记录每一分钱的来源,去向,发放时间。甚至通过智能合约系统,可以完成善款的自动转账,完全无需人工干预,也彻底解决吃拿卡要的贪腐问题,还可以成为庸政、懒政的铁证。
结语
1024新政为区块链正了名,使得区块链技术进入主流社会视野,而此次疫情则极有可能改变人们对区块链的认知,正如2003年的非典改变了人们对互联网的认知。
我们知道1024国家领导人讲话中已经明确提到的“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作为一项新技术,区块链具有分布式协作、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诸多特性,在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将大有可为。
希望下一次疫情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做的更好,我们可以更加自信,全民防控,全民监督。
申明:资料来源于公开信息,仅供参考,如有意见欢迎指正!
文章标题:新冠疫情影响及区块链应用机会浅析
文章链接:https://www.btchangqing.cn/9032.html
更新时间:2020年04月20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